ADC、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以及RLT正逐渐形成规模可观的细分市场。预计到2024年,这三种疗法的全球年销售额将分别达到149亿美元、25亿美元和23亿美元。过去五年,这三大疗法的增速明显超过了整个肿瘤领域市场的增速。按出厂价计算,ADC、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以及RLT的5年复合增长率(2019年-2024年)分别为40%、48%和39%,而整个肿瘤领域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11.5%。图:...
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MASH治疗药物上市时间或更晚,放量速度更慢。与之相对的是乙肝纤维化治疗药物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是乙肝大国,患者群体大,对应药物需求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1年中国肝纤维化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美元,其中5.7亿美元由乙肝纤维化药物贡献。
由于目前缺乏直接针对肝纤维化的化学药和生物药,若考虑针对病因治疗药物如干扰素、核苷类药物,Data Bridge预计到2029年全球相关药物市场规模达387亿美元。若只考虑特定针对肝纤维化治疗的药物,截至2024年上市的产品主要是MASH治疗药物以及中成药,且中成药占主要比例。随着更多的化药持续推出,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31年相关药物的全球销售额将接近13亿美元。
2024年,中国有约1.4亿肝纤维化患者,其中近半数为乙肝纤维化患者,近1/3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传染性肝病随着疫苗的普及而得到控制,但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非酒精性肝病患者数量增加更加迅速。预计2023-2031年间患者人数增速最快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7%。
美国药物市场二十余年结构变化沧海桑田。从1995年到2020年,美国药物支出最大的疾病领域从心血管、疼痛管理、抗细菌感染等转变为糖尿病、自免疾病、肿瘤。肿瘤药物市场未来5年仍为增长最强劲的药物市场。根据IQVIA预测,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有望于2027年增长至3770 亿美元 , 2023-2027 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 13%-16% 。 其市场规模及未来 5 年增长潜力居首 。 根据Ev...
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24年,中国有1000万左右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4亿人,渗透率约为7%。2021年美国18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达到了3810万人,其中超过840万人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胰岛素使用的渗透率超过了20%。相对于美国,我国未来胰岛素的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图:中国和美国胰岛素渗透率对比
膜性肾病是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一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根据一项 2001-201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集的 6366 例肾活检样本,分析 2001-2006 年、2007-2012 年、2013-2018 年 3 个时期不同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变化趋势,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 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肾活检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膜性肾病增长最快,病例数占比从 2001...
慢性肾病(CKD),也被称为慢性肾衰竭,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且对健康有影响,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CKD 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通常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肾损伤标志: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异常、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或肾移植病史。CKD 临床依据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分为 1-5 期,用以评估疾病进展情况。CKD 临床分期标准为肾小球滤过功能状态,与细分疾病和病因无关。全球 C...
中国人口基数大,不同自免疾病患者人数众多,疾病负担沉重。以皮肤类自免疾病为例,特应性皮炎是目前疾病负担最高的非致命性皮肤病,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成人患病率在2.42%,1~7岁儿童患病率在12.94%,由此推算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量接近6,200万;另外两类常见的皮肤类自免疾病——斑块型银屑病和白癜风,患者人数也达到600万例以上。对于皮肤类自免疾病,特别是皮肤损伤出现在暴露部位,患者不...
根据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 的预测数据,2023 年全球心肌梗死治疗的市场规模约为 808.7 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提升到 1036 亿美元,2023-2032 年的复合增速为 2.8%。根据 Coherent Market Insights 的数据,按分类来看,使用前三的药物为抗血小板药物、Glycoprotein IIb/IIIa 受体拮抗剂、抗血栓药。
根据GBD 2017的一项研究,1990-2017年全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整体患病率由 7.2%下降至7.1%(COPD:3.7%→3.9%,哮喘:3.9%→3.6%);2017年全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整体死亡率为51.2/10万,其中COPD为41.9/10万、哮喘为6.5/10万。COPD患者常面临持续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损伤患者的肺部,容易造成肺功能受损甚至呼吸衰竭。
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荒野”逐步迎来“百花齐放”阿尔兹海默症—老龄化带来的巨大负担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不明确,Aβ和tau蛋白假说获广泛认可阿尔兹海默症—竞争蓝海,抗Aβ免疫疗法带来治疗“新希望”阿尔兹海默症—Aβ单抗临床数据比较
代谢性疾病:患者人群巨大,长疗程用药肥胖症-健康的隐形杀手不同肥胖人群有不同治疗策略全球肥胖发生率显著增加GLP-1RA减重机制独特GLP-1RA上市药物呈现两家纵横状态在研GLP-1RA药物竞争格局与临床结果胰淀素减重机制独特,企业全面布局ActRIIA/IIB抗体有效解决减重中肌肉减少问题
自身免疫疾病—种类繁多,长期治疗,众多疾病仍缺乏治疗药物白癜风——2000万患者的容貌挑战与疾病负担白癜风——常见的自身免疫皮肤病,现有治疗手段有限国内白癜风在研药物较少,以JAK抑制剂为主银屑病—慢性皮肤病的巨大挑战银屑病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IL-23和Th17的免疫通路为核心机制银屑病—生物制剂地位提升,治疗时机前移银屑病—IL-17靶点药物安全性好,用药人群广银屑病—IL-12/2...
肿瘤—发病率逐年提升,肺癌、乳腺癌和消化道肿瘤市场巨大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居肿瘤首位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治疗进入“靶免联合”时代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EGFR-TKI耐药—ADC和双抗有望突破困境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一线免疫治疗耐药后在研药物临床数据对比小细胞肺癌—异质性强、恶性程度高、生存期较短小细胞肺癌—创新药蓝海市场,DLL3多抗和ADC有望突破困局乳...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均呈现上升态势。据GBD数据统计,2005-2019年15年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106/10万上升至202/10万,患病率由983/10万上升至1700/10万,两项指标均呈现上升态势;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80/10万下降至约60/10万,患病率变化趋势较为平稳,由269/10万增至306/10万。我国脑卒中死亡率渐高于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2005-...
•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每年在中国有约16万新发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美国约有3.3万新发患者。小细胞肺癌与吸烟高度相关,肿瘤增殖速度快、转移发生早,预后较差。根据疾病发展阶段,小细胞肺癌可以分成局限期(LS-SCLC)和广泛期(ES-SCLC)两个阶段,分别约占到小细胞肺癌的1/3和2/3。• 小细胞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7%。小细胞肺癌对于初始的放化疗非常敏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