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达到了6200亿美元,占到全球医药整体市场的大约40%,预计将在五年后的2030年将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近年来以欧美为主的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未来几年内乌司奴单抗、地舒单抗以及阿柏西普等多个重磅分子专利限制的陆续解除,全球生物类似药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从多家机构最新的预测来看,当前全球生物类似药整体规模在300亿美元左右,未来十年的预期复合增...
从医改成果来看,我国以占比 7%的 GDP 解决了 14 亿人的诊疗需求。我国自 1998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历经 2009 年?新医改?,2015 年?药政改革?,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体系。截至 2023 年底,我国基本医保覆盖 13.3 亿人,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对比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印度,中国用占比仅7%的 GDP,解决了 14 亿人的诊疗需求。...
美国商业健康险的特征是商保覆盖广泛,商保占卫生费比例 31%(2022年),创新药价格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4.2 倍;德国的特征是对医保和商保参保的界限限定清晰,商保占卫生费比例是 8%,创新药价格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1.1 倍;日本更多作为强监管市场出现,商保占卫生费比例是 2%,创新药价格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0.9 倍。图:全球品牌原研药(专利药)价格对比,以美国为基准,基准值为 100
利悬崖风险、IRA 法案等诸多因素影响下,MNC 正在加速对外合作以扩充其产品管线。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取得进步,全球竞争力和认可度日益增强,凭借其高性价比优势,成为 MNC 重点布局对象。根据 DealForma 的数据,2023/2024 年 MNC 引进的创新药大约有 29/31%来自中国(数量口径)。图: MNC 达成创新药交易中来自中国的数量占比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创新药市场规模为中国的30倍。2023年全球药品市场约1.6万亿美金,其中创新药约1.1万亿,占药品市场的66%。因此,美国的单药潜在市场空间最大。我们认为美国成为全球创新药天堂主要优势在于定价和支付。美国药品市场自由定价,创新药定高价,仿制药充分竞争定低价。美国药品定价体系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医药批发零售商、PBM(药品福利管理)、保险公司等机构与药企分别谈判...
恩华是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药物细分市场的上市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现已基本覆盖了全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公司是国内中枢神经领域药物品种最多、品规最全的企业,截至2023 年半年报已获批上市新药制剂产品57 个,品规94 个,拥有8 个独家上市品种,14 个首家上市品种,10 个亿元品种,25 个产品销售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是国内知名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定点生产基地...
人福医药在1993年成立,于1997年上市,是国内医药工业龙头之一。公司坚持“做医药健康领域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发展战略,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的神经系统用药、生育调节药、维吾尔民族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建立了领导地位。自2010年起,人福医药加快了多元化并购发展的道路。一路走来已经涉足了医疗器械、制剂出口、新疆维药、保健品、医疗服务、金融等多领域业务。2017年起,根据市场与政策变化...
一、美国医疗支出拆分:商保为核心支付方,支付占比和覆盖人数份额最高二、美国三大支付方的特点比较三、美国商业健康险的报销范围、支付价格均由自主谈判决定四、对于美国医疗机构而言,商保是唯一有利润的支付方五、商保保费逐年持续上涨,医疗成本压力实际转移至雇主和雇员六、免赔额同样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成本压力得以有效转移
1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正式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并开始实施。在第9条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医药企业应当建立商业贿赂风险识别评估机制,建立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审核机制及应对机制,内部举报机制和合规培训机制......共计49条,各种建议、禁止全部都有。主要是约束医药企业、医药代表,不合规的事不敢,商业贿赂别干,引导行业走规范化发展。2025一开年,就发了这个文件,释...
传统药物研发遵循“倒摩尔定律”,即大约每九年,药物研发的成本会翻倍。根据德勤相关测算,全球创新药 2013 年中位平均研发成本约为 13 亿美元,2022 年则攀升至约 23 亿美元。AI 技术凭借数据和算法优势,能够大幅提高靶点发现、药物设计与筛选、安全性与有效性预测、临床试验等流程工作效率,实现研发创新降本增效。根据 Tech Emergence 数据,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应用AI 技术...
ADC、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以及RLT正逐渐形成规模可观的细分市场。预计到2024年,这三种疗法的全球年销售额将分别达到149亿美元、25亿美元和23亿美元。过去五年,这三大疗法的增速明显超过了整个肿瘤领域市场的增速。按出厂价计算,ADC、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以及RLT的5年复合增长率(2019年-2024年)分别为40%、48%和39%,而整个肿瘤领域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11.5%。图:...
价格上涨是驱动印度药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印度国家药品定价局会制定价格限制的药品清单,但药品清单(按价值量算)只占整个药品市场规模的20%以内,清单每 5 年更新一次,其他药品可自由定价。清单对药品最高价限制,厂商定价不能超过最高价。印度国家药品定价局会对清单里的药品限价每年调整,涨幅与通货膨胀率挂钩。
2023 财年,印度国内药品市场约 243 亿美元,根据 IQVIA 预测,F23-FY27 有望保持 12%的 CAGR 增长至 375 亿美元。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印度医疗保健支出占 GDP 的比例提升,随着 GDP 增长人均用药费用提升,医疗保险覆盖率提升等。
在国际上,原研药专利一旦过期,经药监部门审评后就可以上市销售仿制药,仿制药的用量在临床使用上占了大多数。美国2023年,大约有50亿个处方,其中45个亿的处方为仿制药,占处方总量的90%,而仿制药的销售额仅占10%(约600亿美元),说明仿制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为患者在广泛的疾病领域提供了最基本的治疗药物,美国仿制药用量巨大且价格低,仿制药为患者和政府节省了巨额支出,因此美国政府和药监局F...
美国药品市场是全球监管最规范、规模最大的单一市场,2023 年美国医疗保健支出达 4.9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7.6%。根据 IQVIA 数据,2023 年,按药品制造商净价计算的美国药品支出为 4350 亿美元,其中小分子药品支出 2150 亿美元,大分子生物药支出 2200 亿美元。美国市场对希望做到全球化的制药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市场。美国仿制药盈利空间持续压缩,仅有部分治疗领域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有关任务部署,进一步加强劳动者医保权益维护工作,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者医疗保障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通知》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者权益保障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国家医保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要求各地各级医保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会议要点1、与默沙东合作及出售爱尔兰疫苗工厂的战略考量基于战略梳理的合作决策:药明生物与默沙东的合作并非因地缘政治,而是公司战略举措。公司每年梳理业务,聚焦蛋白药物、双抗、ADC,对于疫苗业务,计划用中国疫苗基地服务全球,因海外做疫苗业务成本高、效率低。基于此战略,主动联系默沙东达成合作。出售工厂的原因及目的:在欧洲做疫苗的投资回报率低于公司目前水平,尤其在当前股价下,回购股票是更好的投资选...
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MASH治疗药物上市时间或更晚,放量速度更慢。与之相对的是乙肝纤维化治疗药物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是乙肝大国,患者群体大,对应药物需求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1年中国肝纤维化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美元,其中5.7亿美元由乙肝纤维化药物贡献。
由于目前缺乏直接针对肝纤维化的化学药和生物药,若考虑针对病因治疗药物如干扰素、核苷类药物,Data Bridge预计到2029年全球相关药物市场规模达387亿美元。若只考虑特定针对肝纤维化治疗的药物,截至2024年上市的产品主要是MASH治疗药物以及中成药,且中成药占主要比例。随着更多的化药持续推出,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31年相关药物的全球销售额将接近13亿美元。
2024年,中国有约1.4亿肝纤维化患者,其中近半数为乙肝纤维化患者,近1/3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传染性肝病随着疫苗的普及而得到控制,但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非酒精性肝病患者数量增加更加迅速。预计2023-2031年间患者人数增速最快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7%。
2025年1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主要提出以下几个要点:1)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2)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3)以高效严格监管提升医药产业合规水平;4)支持医...
一、《行动计划》的起草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年期痴呆应对工作。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到2030年,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共卫生领域应对痴呆全球行动计划(2017-2025年)》,要求世界各国政府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应对痴呆的战略、计划、政策、方案等文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一、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主要考虑 《意见》提出,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要求,对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布局要求、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满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需或具有显著临床优势的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倾斜更多审评审批资源,在临床试验、注册申报、核查检验、审评审批等全过程加强沟通交流,提供个性化指导,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加速产品从研发到上...
排名公司2023年制药公司销售额(100万美元)较2022年变化(%)1Han mi Pharmaceutical1,14010%2大熊制药株式会社1,0535%3B or yung65710%4Je il Pharma Holdings6150%5Huon s58013%6JW Pharmaceutical5738%7HK.in noN562.1-3%8Kolmar Korea Holdi...
排名公司2023年制药公司销售额(100万美元)较2022年变化(%)1Sun PharmaceuticalIndustries5,770))6%2Aurobindo Pharma3,46711%3Dr Reddy's Laboratories3,3729%4cipla3,0005%5Lupin2,37414%6Z yd us Lifesciences2,080-4%7Al kem Labo...
排名公司2023年制药公司销售额(100万美元)较2022年变化(%)1武田29,534-3%2安斯泰来制药集团11,108-3%3第一三共株式会社11,07815%4大冢控股9,71012%5卫材4,790-7%6Ono Pharmaceutical3,4823%7Kyowa Kirin3,14762%8Mitsubishi Chemical3,118-25%9盐野义3,004-6%10S...
我国医保目前呈现大医保、小商保状态,医保覆盖面极广。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现行模式更倾向德国及学习德国的日本模式。然而,我国个人卫生支出比例水平较高,这与医保目标仍有差距。在财政压力及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之下,商业健康险补位势在必行,近期监管部门的频频发声即为印证。参考美国的脚步,商业健康险有望为医药支付带来万亿级别增量、医疗管理组织模式出于医疗费用控制考虑应得到发展、团险或为健康险发展重要路径。...
一、根据细胞起源、分化程度与病变部位不同,血液瘤拥有多种亚型人体中的所有血细胞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髓系与淋系两类,其中髓样干细胞可进一步分化发育为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淋巴样干细胞可进一步分化发育为 B 细胞、T 细胞、NK 细胞等免疫细胞。当血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发生癌病,便会形成血液肿瘤。图1:血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发生癌病,便会形成血液肿...
支持社会办医,增加医疗服务供给。社会办医的行业环境日趋规范,作为公立医疗机构重要补充的历史任务 ,社会办医在满足多样化医疗需求方面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药反腐,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全国医药反腐工作开展,净化医疗市场,推动医药费用下降。降低百姓用药和治疗成本,驱使企业更关注于做好以药效和医疗价值服务为导向。集采与DRG政策出台,促进行业集中度提升。政策压缩毛利空间,倒逼医疗服务机构提高...
门诊统筹政策:2024年三季度门诊统筹政策持续完善,长期来看利好零售药店,零售药店的经营管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依据老百姓2024年三季报,已纳入门诊统筹医保管理的零售药店较未纳入的有显著优势 ,来客数和销售额均有所提升。2016年以来,零售药店销售额占三大终端的比例逐年提升 。门诊统筹政策、集采降价、DRG付费、“双通道”等政策加速处方药流向院外市场,处方药销售占比均呈上升趋势。 但是叠加...
医保基金预付: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省级医保部门要指导统筹地区组织开展医保基金预付工作。努力缩短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的回款周期,助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地方化债: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2023年末全...
产业政策总览:2024年一揽子控费政策落地,叠加海外地缘政治影响,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承压以旧换新政策:2024年万亿国债全部落地,25年进一步提质扩围国采政策:2024年11月第五批国采开启,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集采文件正式公布地缘政治:美国将对医用低值耗材加征关税,低耗企业部分产品预计出海将受挑战地缘政治:欧盟启动IPI调查,对国内设备厂商影响有限
美国药物市场二十余年结构变化沧海桑田。从全球新老药王变迁来看,药王诞生领域逐步从心血管、抗感染领域向肿瘤免疫、自免疾病和减重药物变迁。中国院内用药趋势:疾病变迁与品种升级。从十余年PDB样本医院同通用名品种销售额来看,治疗领域变迁和用药升级是两大变化趋势。2012年院内前20大品种主要聚焦于心血管、辅助用药、抗感染、抗肿瘤-化疗药、质子泵抑制剂等领域;2023年院内前20大品种主要聚焦于抗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