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硬镜内窥镜市场增速较高,外资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根据沙利文数据,2021 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约为 212 亿美元, 2017 年-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4%。2021 年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约为 248 亿元,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 600 亿元。其中,中国医用硬镜市场 2025 年和 2030 年将分别达到 102 亿元和 151 亿元,2025 年至2030...
超声诊断设备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性质的差异,以波形、曲线或图像等形式显示疾病生理状况,帮助疾病诊断的医疗设备。海外发达国家市场超声设备布局起步早,市场呈现饱和趋势,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存量更新,增速已逐步放缓。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仍在增量市场阶段: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提升带来需求增长;另一方面,超声技术与其他医学影像融合、应用场景技术革新等创新因素开辟出新的市场空...
2023 年 12 月,阿斯利康宣布以 12 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这是国内第一家被 MNC 收购的Biotech。2024 年开年,诺华接力完成了第一个并购案例。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在 2024 年迎来了并购热潮。可以看出,近一年来不仅有跨国药企收购信诺维、普方生物、普米斯等中国 Biotech 的多笔大额交易,也有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新诺威等作为收购方发起...
上海医院商保探索直赔模式:打通商保发展最大症结对比支出规模,国内商保补充医疗保障作用仍有限国内商保赔付比例提升空间大红利期结束后,商保规模增长进入瓶颈期2万亿是目标,医疗险占比提升快,惠民保增长突出产品属性透视看,惠民保做对了什么?扩大保障人群和医疗需求是补充医疗险后续扩容方向
日本:基本医保覆盖面广,商保支出占比较低日本:即使经济下行,老龄化下商保迎来更大需求德国:高福利社保体制,商保加强保障高端需求美国:强制性、高补贴、市场化是商保高度发达原因美国:个人高保费下,政策补贴是主要驱动
2024 年 12 月 12 日,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本轮集采共有439 家企业 778 个产品报价,其中 234 家企业的 385 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62 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每个药品有 6 个以上企业中标。从集采规则看:第十批集采规则从紧从严,申报资格趋严、入围企业数量缩减且拟中选规则变化,比如取消 50%降幅的保护机制等。从集采结果看,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第十批...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但是长期的组织器官损伤最终会走向功能衰退及衰竭,终末期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器官移植,但器官供体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治疗需求。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潜在的应用。目前干细胞治疗已经在上百种疾病中进行了临床研究,涉及重大疾病的防治和康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干细胞产业分为...
一、全链条政策强支持,供给与需求共振二、多个领域在研管线数量全球领先, 双抗迎来对外授权兑现期三、2025年多个产品有潜力对外授权,关注全球数据读出四、国内市场以价换量空间大,高价值创新药进入收获回报期五、25年多个大单品有望快速放量,商保有望成为新增量
膜性肾病是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增长最快的一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根据一项 2001-2018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集的 6366 例肾活检样本,分析 2001-2006 年、2007-2012 年、2013-2018 年 3 个时期不同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变化趋势,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 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肾活检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膜性肾病增长最快,病例数占比从 2001...
慢性肾病(CKD),也被称为慢性肾衰竭,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且对健康有影响,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CKD 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通常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肾损伤标志:白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异常、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或肾移植病史。CKD 临床依据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分为 1-5 期,用以评估疾病进展情况。CKD 临床分期标准为肾小球滤过功能状态,与细分疾病和病因无关。全球 C...
优时比是一家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跨国生物制药公司,通过不断的并购和剥离,在纯粹与专注中发展壮大
丹麦利奥制药专注皮肤疾病药物,2008年进入中国,在华产品主要覆盖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痤疮三个疾病领域
乳腺疾病是源于乳腺腺体、脂肪、淋巴、血管、乳头等乳腺相关组织的疾病。 平常提到的乳腺结节是指乳腺内部任何异常结构的统称,非某种特定疾病,经过诊断后可确认为增生性结节、肿瘤性结节、炎性结节或癌结节。 乳腺疾病包括良性乳腺疾病和恶性乳腺疾病,良性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乳腺囊肿、良性乳腺肿瘤、乳腺炎症为主,恶性乳腺疾病以乳腺癌为主。 因化药治疗多为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因此治疗乳腺疾病整...
据统计痛经患病率约为45%-95%,月经紊乱患病率约为34.5%;痛经治疗以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为主,月经紊乱则以中成药为主。
妇科抗感染药国内新药研发平淡,现有产品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全球在研新药以剂型改良居多
妇科感染是最常见的女性疾病之一,发病率接近100%;并且复发率高、耐药率高,但随着现代女性卫生习惯改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和疾病严重性在下降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研产品众多且机制丰富;主要趋势包括GnRH-A ,长效GnRH-a和非性激素类产品
根据统计,2022年肿瘤新发病人数中女性占据48%,宫颈癌、乳腺癌等妇科肿瘤的新发病人数占比28.5%;与其他肿瘤疾病相比,妇科肿瘤药中包含性激素的使用。
专科药物全球研发管线较少,国内在研以中成药为主,申报以外用制剂和中成药为主;随着大型跨国药企大手笔投入和重磅产品陆续上市,市场有望迎来高增长。
更年期疾病以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主,具有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就诊率低、衍生病症未被重视等特征;随着女性健康意识增强和药物治疗受到重视,市场规模有望扩大。
全球在研的女性不孕不育创新药数量众多,从临床管线布局来看,趋向个性化、长效化、便捷化的给药方式创新;创新疗法中,干细胞疗法崭露头角。
辅助生殖产业链包括试剂、耗材和药品,其中药品市场规模大,国产化程度低;由于药品和试剂(耗材)之间差异较大,很少有企业做药品+耗材的全产业链布局。
少生晚生的现代生活观念,客观上导致避孕药需求维持高位;而随着国家对生育的政策鼓励,与生育相关的疾病也愈发受到重视,由此带来相关治疗药物市场的扩容。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女性健康的政策支持,强调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重视生殖健康、关注青春期和更年期健康,加快基层医疗和专科建设,给予辅助生殖和中医药政策倾斜
限抗限输政策从2012年开始逐步加码,到2019年达到顶峰,疫情期间输液应用场景受限,但限输政策执行力度减小,2023年执行力度仍宽松,2024年开始重新收紧
1984年到2006年的包材升级是基于临床需求,2009年到2015年包材差异化是基于双信封招标规则下的单独分组需求,2015年后新规则终结了输液包材差异化之路。
基本医保和各类医疗险构成了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其中医保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医保基金 2023 年收入 3.35 万亿,覆盖 13.3 亿人,人均 2511 元。无论从覆盖人群、总体规模还是人均资源,都远超商业保险。图:中国医疗保障全景图(2023 年)
中国人口基数大,不同自免疾病患者人数众多,疾病负担沉重。以皮肤类自免疾病为例,特应性皮炎是目前疾病负担最高的非致命性皮肤病,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成人患病率在2.42%,1~7岁儿童患病率在12.94%,由此推算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量接近6,200万;另外两类常见的皮肤类自免疾病——斑块型银屑病和白癜风,患者人数也达到600万例以上。对于皮肤类自免疾病,特别是皮肤损伤出现在暴露部位,患者不...
日本保险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其保费深度及保费密度均常年处于远超世界平均水平。2023 年日本总保费收入 52.5 万亿日元,其中寿险为 40.1 万亿日元,同比增长 9.1%,占世界总量占比为 8.7%,位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位分别为美国、中国及英国。尽管中国从总保费收入规模来看超过了日本,但从保费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之比)以及保费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两个指标来看,日本仍处于绝...
我国将持续建立“1+3+N”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商保是对基本医保的有力补充。2024年7月以来,医保局首次提出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要完善“1+3+N”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我们认为,商业健康保险是“N”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惠民保具有普惠性质,而高端商保能够满足居民额外的医疗需求。2013-2023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整体保费收入规模由1123亿元提升至9035亿元,CAGR 2...